“稻虾基地+农旅”让“60后”农民坐稳“小康”庄主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中新网益阳4月20日电(宋梅 袁凡)“今天家里有20个劳动教育的学生,你下班的时候在市场买点新鲜猪肉和筒子骨回来,用慢火熬点汤,明天给学生们做汤面。”4月20日,在湖南益阳市南县麻河口镇东胜村稻梦田园劳动教育基地10号农家庄园里,农户侯明香一边厨房收拾碗筷,一边电话联系在基地上班的丈夫孟祥胜。
这几年,靠着村里的“农旅学”融合项目,侯明香夫妻俩家庭年收入突破了10万元,成为村里第一批“吃螃蟹”走上小康路的“60后”。
2017年,随着南县稻虾的“出圈”,侯明香夫妻和东胜村的大部分农户一样,将水田流转给合作社,进行稻虾集中套养。丈夫孟祥胜凭借多年的水稻种植经验被合作社聘用,每月赚取3000至4000元的工资,妻子侯明香则在家打理小菜园,并在稻虾上市旺季到基地做拣虾临时工,赚取零花钱“补贴”家用。
为深入挖掘稻虾产业附加值,延展稻虾全产业链,2019年东胜村立足自身实际,结合国家各项惠农政策,对整村进行科学规划,并通过“乡贤回家乡建故乡”行动,引进一大批实力雄厚的乡贤回归故里,建成稻梦田园农旅基地和红色文化主题馆。融合“稻虾”和红色教育主题,基地相继开发党建、团建、劳动教育、休闲农旅等多个湖乡“农旅学”项目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、科学的设计和多样的选择,基地不到一年时间就成为周边游的“网红点”。
2021年,东胜村在村里发布了“招募令”,将9家农户自家的房屋改为农庄,为游客提供独具湖乡农村特色的食宿。“招募令”发布后,49户农户报名,其中包括侯明香。随后,村支两委和基地负责人根据农户房子构造设计、位置及农户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多方走访、调查,给出相应的整体评估,最终经村民集体投票表决后,确定了侯明香在内的9户农家成为基地首批农庄庄主。
“成为农庄庄主后,村里对我们进行了消防、卫生、保洁、厨艺等方面的整体培训;考核通过后,再根据我们的接待能力定期派送客源。”作为“60后”的农庄庄主代表,侯明香对于农庄运营状况从不担心。因为村支两委都会为他们提前安排好,她只需要负责好游客的食宿。
考虑到村内农庄庄主的年龄均为“60后”,文化水平较低,且大部分为女性。村支两委会提前做足准备,让每位庄主都能在固定的接待模式中“按部就班”。每周,村支两委都会与基地负责人进行对接,确定本周的接待任务及具体要求,并同步制定详细的接待方案。各农庄庄主接到任务后,做好相应的菜品采购及房间安排,接待期间会有村干部不定期检查,并实时登记饮食留样情况。
有了健全的制度和各方通力合作,村集体、企业、农户三方的“腰包”都鼓起来了,基地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,每年吸引游客达到10万人次以上。截至目前,全村参与“农旅学”融合项目的人数达60多人,村集体年均增收16万元,基地综合产值达500万元。
“现在农村创业条件越来越好,回乡创业大有作为,我打算让‘90后’的儿子、儿媳回来接手农庄,把农旅融合事业做大。”对于农庄的未来,侯明香期待满满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