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关注:水蛇一般有毒吗?
好吃!
(对大多数人来说)蛇长相可怕,攻击性强,有些品种还有毒。假设蛇肉不好吃,那根本就不会有大众市场了嘛。
(相关资料图)
其实中国人吃蛇的习惯,古已有之。《山海经海内南经》就有记载: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,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”
说的是有一种名叫巴蛇的巨蛇,吃下一头大象,过了三年消化完,才将象骨吐出来。这种象骨服食后,可以让人不得心脏、腹腔内的疾病。可见在先秦时期,蛇的药用价值就被人发掘了。
▲传说这条巴蛇在洞庭湖里为非作歹,被后羿所射杀。死后蛇骨聚在一起,人称巴丘,又称巴陵。这就是巴陵(今湖南岳阳)城名的起源。
我最早吃蛇是在家里。小时候到了夏天爱长痱子,我妈不知从哪里听说吃蛇不长痱子,特地托了当厨师的表哥弄了条菜花蛇回来,用小砂锅给炖了喝汤吃肉。蛇胆苦,泡在可乐里吃(非常现代的吃法)。说实话,这蛇是当药吃的,做法上不讲究,蛇肉都炖烂了,所以也没有留下什么美味的印象。
第一次觉得蛇肉好吃,是在杭州西湖边一家知名的杭帮菜酒楼,红泥花园里。虽然是2000年左右的事了,我现在还能清晰地记得那是一条大蛇,展开的蛇www.nfysw.com段有接近成人手掌那么宽,裹着椒盐料的蛇段在滚油里煎的酥脆,端上桌来。蛇肉算不上肥厚,但肉质鲜美,嚼劲十足,连同两侧的蛇谷一起嚼碎了囫囵下肚,那味道回想起来也叫人直吞口水。我这才发现原来蛇是这么好吃的一种东西。
▲原本位于学士路上的红泥花园,是杭帮菜的经典。
那会儿应该是江浙一带吃蛇的最风靡的阶段,很多稍上档次的馆子都会在摆着几个铁篓子,里面装着大王蛇、水律蛇之类的无毒蛇,还有五步蛇、眼镜蛇之类的毒舌,风光一时无两。
但这股风气随着一场非典,和有关部门对野生动物的严管,而逐渐消散。餐厅里的蛇篓消失了,再也没有摆回来,我吃蛇的经历也就这样中断了。
▲因为租约到期,红泥搬到了南山路上。新店已经不卖蛇了,但地道的杭州菜还是值得一试。
直到。。。。直到我去了广东。广东人吃蛇的历史太悠久了,西汉时期的《淮南子》就有记载:“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”,东汉《南裔异物志》中记载不仅吃蛇,还用来招待贵宾,到唐代,如《投荒录》、《北户录》、《酉阳杂俎》等作品中,都有岭南人吃蛇的描述。
苏轼这个著名吃货,被贬岭南的时候,不光日啖荔枝,还爱上了吃蛇。《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》 中写道:“平生嗜羊炙,识味肯轻饱。烹蛇啖蛙蛤,颇讶能稍稍。”说的是以前喜欢吃羊肉,现在觉得蛇肉和蛙肉也挺好吃的。
南方湿热,多丛林灌木,本来就适合蛇类繁殖,而广东厨师对蛇的理解,和烹饪水平,相比内地,实在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。
在国道325线顺德龙江段,有一条集北美食街。这里交通算不上方便,装修也很简单,却是广州和四乡食客觅食的必到之地,为的就是吃上一碗最正宗的水蛇粥。
最地道的店名叫“廖飞记”。早年集北盛产水蛇,老板廖飞明1998年创业,自己研发出了水蛇粥的做法,又添了白灼、椒盐、美极、清蒸的蛇段做法,单是靠熟客口口相传,生意就火爆得不行,一天能卖上千斤。还有人专门从广州、中山赶过来,没位置了只好坐在店外等翻桌。每天都要做到三四点才能收工。
非典同样影响了广东食客们的热情。因有传言称第一例患者是个蛇贩子,店里陷入了长达3年的“困难时期”,除了少数熟客几乎再无人光顾。本来集北食街有11家水蛇粥店,后来就只剩下4家了。
非典过后,靠着广佛食客的帮衬,店里的生意又逐渐好了起来。慢慢地,一天也能做上百斤的生意了。
做蛇的第一步是抓蛇,秘诀在于一个“松”字,要是过紧,蛇急了就会反咬一口。现在的水蛇基本都是从越南进口,越南水蛇成本比国内养殖的要高一些,但味道更接近集北蛇的鲜嫩。售价大约在120~160元/斤。
水蛇捞起去皮后切成3-4厘米的小段,进行下一步烹饪。厨房里,四口大铁锅一字排开,每一种口味的蛇肉对于油温和火候的要求都不一样。例如白焯蛇段需要快速在100摄氏度左右的花生油中来回汆烫,才能最好地锁住营养成分,而椒盐的油温要更高一些。所以每一款都要配不同的锅。
水蛇粥要用铝皮锅精心炖煮。粥底是每天早上用新白的珍珠米熬制两小时而成,将新拆下来的蛇皮、蛇骨、蛇胆、蛇肠置于其中,再加入姜丝、红枣和陈皮一起煲20分钟,香绵浓稠的水蛇粥便大功告成。
▲从左至右分别是美极、椒盐、白灼蛇段,锅里的是水蛇粥。
口感上,椒盐脆,美极嫩,白灼鲜,都将蛇肉细腻鲜美的特点呈现的很好,我个人偏爱白灼,听说蔡澜来这里最喜欢椒盐味的。水蛇粥则别具清甜滋味,蛇卵粉,蛇肉嫩,蛇皮爽口带韧,而翠绿的蛇胆据说有清肝明目的功效,一般都是就着粥生吞下去,也有人喜欢咬破之后苦味在口腔蔓延的感觉。
这家店我带一些朋友去过,只要是对蛇没有成见的,个个都赞不绝口。广东的美食很多,但最让人牵肠挂肚的,蛇肉肯定能排上一号。